《團結挺守護家園 英國、加拿大、比利時、澳洲、新加坡當疫苗短缺 先打一劑 提高疫苗覆蓋率》
●訂閱【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】YouTube頻道:https://pse.is/3b7x9h
並開啟🔔
台灣採購AZ泰國代工生產的62萬劑AZ疫苗,即將抵達。同時日本再支持台灣取得了113萬劑的AZ疫苗,共有175萬劑的AZ疫苗,台灣疫情指揮中心預定對已經注射第一針的人,提供他們打第二針AZ。但是在台灣目前疫苗嚴重短缺,覆蓋率不到10%,而Delta變種蓄勢待發的情況下,這並不是最有效的防疫戰略。
其實英國政府曾經因為去年12月初開打時,疫苗供應不足,而且要和已經正在迅速傳播的Alpha變種賽跑搶快,決定先普打每人一劑,延長第二劑的間隔時間至12週:而非原AZ藥廠建議的4週。
5月10日英國公共衛生部(PHE)的一項研究發現,AZ疫苗的數據顯示,注射單一劑量的AZ疫苗可使致死率降低 80%。PHE表示,這項研究是第一項基於真實數據,有關AZ疫苗降低死亡率的研究。
牛津大學6月28日出爐的最新一項研究顯示AZ第二劑間隔,可以從4週延長到12週,最長甚至可向後延長到45週,之後再打第二劑,研究結果顯示除了可以降低副作用,免疫功能未受影響。對於疫苗供應嚴重不足的國家來說,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好消息
WHO免疫、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 Dr. Kate O'Brien也在7月1日公開表示,兩劑疫苗之間的間隔,大約是在3星期一直到12星期之間,如果第二劑的間隔時間更長,大多數疫苗的效果會更好。
有鑑於台灣疫苗短缺所造成的恐慌與紛亂,公衞專家台灣大學前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教授,7月5日發表文章呼籲,「先打一劑」是現階段最迫切需要考慮的疫苗接種原則和策略,實際作法就是不論那一個廠牌的疫苗,都先打第一劑,所有廠牌的第二劑都在第一劑接種後的12週施打。
詹長權教授指出,我們可以從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進度最快的英國和美國,在疫苗大量接種後的實證資料來看先打一劑的科學基礎。英國在一開始疫苗供應不足的前提之下,延長第二劑施打日期來提高人口中第一劑疫苗覆蓋率,在疫苗量較充足時開始增加第二劑疫苗接種,在面對Delta變異株的現在以加速第二劑疫苗接種來因應新疫情。
美國方面,2021年1月至3月,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,在美國33個中心的醫護人員(HCP)中的疫苗有效性研究的中期估計報告發現:接種單一劑量的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後,對預防醫護人員,發生有感染症狀的有效性為82%,而對接種完成兩劑的醫護人員,有效性僅增加為94%。
一個國家僅僅5%的人先打了兩劑無法獨防其身,只有「同島一命、先打一劑」,等更多的疫苗進入台灣再打第二劑,才能讓防疫更紮穩。
{內文}
沒有人會質疑,「只要團結就可以戰勝病毒」,但是面對台灣疫情升溫,而疫苗嚴重短缺的恐慌之下,團結如何才能不淪為一個美妝的口號?
WHO公衛緊急計劃主任 Dr. Mike Ryan:如果你生活在一個高所得的國家,在這些國家,每一百人有60到63人獲得了疫苗,如果你生活在一個低所得收入的國家,同樣的一百人,你知道他們獲得了多少疫苗?一劑。這是現實,這就是殘忍的現實。
WHO公衛緊急計劃主任 Dr. Mike Ryan:今天有些人死了但是他們不應該死的,因為他們沒有受到疫苗的保護,因他們原有慢性病成脆弱族群,他們脆弱是因為年紀使然,至於這些疫苗,我們不應該改變方向忙於討論,擔心疫苗是否有效,我只希望能有更多的疫苗,施打在正確的地方,這才是我目前所關切的。
WHO免疫、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 Dr. Kate O'Brien:一般來說兩劑之間的間隔,大約是在3星期一直到12星期之間,如果第二劑的間隔時間更長,大多數疫苗的效果會更好。這意味如果第一劑不能提供實質保護,你不會希望延長間隔期間,你只打了一劑而且保護有限,所以這是一種權衡,在要等多久且仍有患病的風險,和不要過度縮短間隔的時間,因為間隔更長第二劑效果將會更好。
這是世衛組織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,在7月1日的發言,確認了如果第二劑的間隔時間更長,大多數疫苗的效果會更好。
WHO 免疫、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 Dr. Kate O'Brien:例如AZ疫苗我們建議的間隔時間,是一個6到12週或是8到12週的間隔,就mRNA疫苗來說。
她的發言也呼應了6月28日,英國牛津大學最新公佈的研究報告,顯示延長AZ疫苗第二劑的間隔時間,將會促使免疫反應增強,甚至把兩劑之間的間隔,延長至45週之後,再施打第二劑的結果顯示,抗體水平仍然顯著提高。
牛津大學免疫學和疫苗學副教授 特蕾莎蘭貝:來自現實世界有效性的數據表明,這些疫苗對預防住院治療有巨大影響,世界上很多國家甚至尚未接種第一劑,所以我認為這些疫苗現在應該送往,甚至連第一劑都沒有的國家。
對於疫苗供應嚴重不足的國家來說,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好消息。施打第一劑不但遏止了重症就醫,而且延長兩劑之間的間隔時間,也不會影響第二劑遲打後的免疫反應,即使推遲至45週相當於10個月之後,對第二劑的注射仍有很好的免疫反應。
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 Dr. Soumya Swaminathan:就免疫反應時長而言非常令人鼓舞,我們希望免疫反應可以持續至少一年,但它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,因為我們既有作為抗體的B細胞,也有作為細胞介導免疫反應的T細胞。而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,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,可以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。當人們再次接觸病毒時,這些細胞會被激活來保護你。
法國傳染病專家 Benjamin Davido:現在我們知道,疫苗注射後產生的免疫力,和人體自然的免疫力大致上相差無幾,大約是6到9個月左右。面對這個病毒我們雖然沒有太多經驗,但這就是事實,因此必須要準備好迎戰,為接著可能需要的加強疫苗做好準備。
而牛津研究裡兩劑長達45週的間隔,也呼應了世衛組織對於感染之後,所產生的抗體保護期。
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 Dr. Soumya Swaminathan:如果您是第一次感染並且大多數人,似乎至少可以得到十個月左右的保護。年齡越大或者如果有自體免疫性疾病,那麼抗體可能會減弱,這確實是我們需要密切關注的群體,看看是否需要加強劑。
全球最先施打疫苗進度最快的英國,也是在一開始疫苗供應不足的情況下,延長第二劑施打間隔,「一人一劑」,「建立全民防疫」覆蓋率的戰略部署,從去年12月初開打,到經歷了Alpha變種,和冬天疫情高峰,到5月30日的死亡清零,證實了全面「一人一劑」,普打第一劑AZ疫苗的抗疫成果。
牛津大學免疫學和疫苗學副教授 特蕾莎蘭貝:當我們接種第三劑AZ疫苗時,我們看到的是你增強了抗體的免疫力,甚至高於在注射第二劑後,你所看到的水平。因此有人擔心,我們無法使用這個疫苗作為加強針,這顯然不是數據所透露的。
台灣大學前公共衛生學院院長,詹長權教授7月5日發表文章指出,2021年1月至3月,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,在美國33個中心的醫護人員中的疫苗有效性研究的中期估計報告發現:接種單一劑量的輝瑞或莫德納疫苗後,對預防醫護人員,發生有感染症狀的有效性為82%,而對接種完成兩劑的醫護人員,有效性為94%。
牛津大學免疫學和疫苗學副教授 特蕾莎蘭貝:因此您將看到,在某些人群裡,或許是老年人,或是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的個體身上,你可能會看到免疫反應減弱的程度,超出您的預期,而這些人可能需要增強免疫力。但我們還沒有在人口水平上看到這一點。我們看到的是現實世界中,對某些令人擔憂的變種的有效性數據,這些數據表明這些疫苗的效果非常好。
全球除了英國之外、加拿大、新加坡,皆採除了醫療人員之外皆先打一劑,建立全民防疫第一劑疫苗覆蓋率。除非每一個人都獲得公平的保護,否則沒有一個人可以獨善其身。5%的人自己打了兩劑無法獨防其身,他只能安全的躲在固定地點,生活不可能恢復正常。尤其當疫苗仍不足Delta病毒肆虐時,只有「同島一命、先打一劑」,等更多的疫苗進入再打第二劑,才能讓台灣的防疫更紮穩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v958jbn8VI